營建業
政府祭打炒房重拳,建商被大查稅。根據 《聯合報》報導,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王至亮26日在公會舉辦的稅務講座上指出,逾600家會員公司被房地合一稅2.0新制查帳並補繳稅金引起反彈、被國稅局認列建設業利潤率35%以上的比例不在少數,甚至「靠變賣資產」繳稅,盼經管會考量建築業困境,能比照壽險業近期的風險係數調整,解決建築業困境。
|逾5成公會會員被查帳補稅
不少建商向公會陳情,2021年報稅完成的個案,被以房地合一稅2.0新制查帳並補繳稅金,據公會日前統計,公會1200家會員公司,被查帳補稅會員逾5成,業界對此反應很大。他指出,台灣中小企業因報稅資料不完全,可適用同業利潤標準扣稅,但2016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,採取實價課稅制度,2021年7月1日推動房地合一稅2.0,建築業禁用同業利潤標準,若不能提供帳證,改採「房屋評定現值及公告土地現值」計算成本。但公告土地現值與市價差距甚遠,致業者面臨巨大損失。
|綠建築推升營建成本
面對營建業困境,銀行業於對土建融風險權數設算,王至亮表示,除非已拿到建照,否則風險權數調高至150%,已經比過去風險權數增加5成;再加上央行信用管制限縮,將購地貸款成數上限降至5成,且其中1成得需開工才可拿到。期望經管會考量建築業的困境,能比照壽險業近期的風險係數調整,解決建築業投資資金籌措的困難。
此外,台灣營建業未來將面臨的還有綠建築、2050年淨零排碳以及碳權問題,綠色風暴下,成本不減反增,與其壓縮營建業生存空間,不如提出利率優惠措施,建議比照危老都更的模式,而選擇此類產品的消費者也能有特別貸款利率優惠,讓政府、業者、購屋者都能受惠,創造三贏局面。
資料來源:591
#建設公司
#查稅
#打炒房
#營建業
近期,台灣建設業面臨嚴重的補稅問題,超過600家建商因為房地合一稅2.0新制而遭到查稅,這引發了業界的強烈反彈。根據報導,這些建商被國稅局認定的利潤率超過35%,因此被要求補繳稅金,許多業者甚至不得不變賣資產以應對這一財務壓力。
建設業的補稅問題主要源於稅制的變化,特別是針對不動產的稅收政策。財政部的政策改變使得建商面臨更高的稅務負擔,這對於本已困難的建設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。業界人士呼籲政府能夠考量建設業的實際困境,並希望能夠調整稅務政策,以減輕業者的負擔。
此外,建設業的稅務規定相當複雜,經常需要面對補稅和罰款的風險。業者表示,這種情況不僅影響了公司的財務狀況,也對整個行業的穩定性造成了威脅。許多建商擔心,若不及時調整應對措施,將可能面臨更大的經濟損失。
總體而言,建設業的補稅問題反映了台灣在稅制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,業界的反彈也顯示出對於政策調整的迫切需求。
建設業的稅務查核重點相當關鍵,因為這個行業的稅務處理與其他產業有顯著的不同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稅務查核重點:
| 營業收入的確認
建設業的營業收入主要來自於房地產的銷售,稅務機關在查核時會特別關注這些收入的確認方式。業者需確保所有收入均依據實際交易金額報告,並考量土地增值稅等相關稅費的影響。若國稅局發現收入報告不實,可能會要求補稅。
| 成本的合理性
在稅務查核中,建設公司需提供詳細的成本報告,這包括材料費、人工費及其他相關費用。稅務機關會檢查這些成本是否合理,並是否符合稅務法規的要求。若成本計算不當,將影響最終的稅務負擔 。
| 房地合一稅的適用性
自2021年7月1日起,台灣實施了房地合一稅2.0,這對建設業的稅務查核帶來了新的挑戰。建設公司在出售房地產時,必須依據實際交易所得繳納稅金,這使得稅務查核變得更加嚴格。若國稅局認定建商的利潤率超過35%,則可能會面臨補稅的要求。
| 稅務申報的準確性
建設業者需定期提交各類稅務報表,這些報表的準確性直接影響稅務查核的結果。業者必須保持良好的財務紀錄,以應對可能的稅務查核和補稅風險。稅務機關會檢查報表的完整性及正確性,並確保所有稅務優惠的適用性 。
| 總 結
總體而言,建設業的稅務查核重點涵蓋了營業收入的確認、成本的合理性、房地合一稅的適用性及稅務申報的準確性。業者需對這些查核重點保持高度重視,以降低稅務風險。
建設業的稅務規定相當複雜,涵蓋了多個方面,包括營業收入、成本、稅率及各類稅務申報要求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稅務規定:
| 營業收入與成本
建設業的營業收入通常來自於房屋及土地的銷售,這些收入需依據《所得稅法》進行報稅。根據規定,建設公司在計算營業收入時,必須考量到土地增值稅及其他相關稅費的影響。此外,營業成本的計算也必須遵循特定的稅務查核規定,這些規定會影響到最終的稅務負擔。
| 房地合一稅
自2021年7月1日起,台灣實施了房地合一稅2.0,這一新制對建設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。根據該法規,建設公司在出售房地產時,必須依據實際交易所得繳納稅金,這使得稅務查核變得更加嚴格。若國稅局認定建商的利潤率超過35%,則可能會面臨補稅的要求,這對許多建商造成了財務壓力 。
| 稅務申報與查核
建設業的稅務申報要求相當繁瑣,業者需定期提交各類報表,並接受稅務機關的查核。這些查核不僅包括營業收入的確認,還涉及到成本的合理性及稅務優惠的適用性。業者必須保持良好的財務紀錄,以應對可能的稅務查核和補稅風險。
| 總 結
總體而言,建設業的稅務規定反映了台灣在稅制改革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。業界人士呼籲政府能夠考量建設業的實際困境,並希望能夠調整稅務政策,以減輕業者的負擔 。